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8:04    次浏览
为了使更多干部远离红线,贵州省探索“精准约谈”,分别针对“四种形态”表现形式将约谈分为四类:预防提醒、警示询问、惩戒问责和问责处分。仅今年1月至9月,贵州共有3834名党员干部主动向组织说清了问题,放下多年背负的沉重包袱,表示今后一定加倍努力干事业,更加忠诚于党。(10月21日新华网)选什么人,用什么人,关乎党的事业发展,责任重于泰山。今年是省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之年 ,前不久,中央出台《关于防止干部“带病提拔”的意见》,为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“带病提拔”问题开出“药方”。《意见》的出台,是全面从严治党、从严管理干部、匡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重要举措,将对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起到重大推动作用。减少、杜绝干部“带病提拔”,源头上是关键。只有坚持关口前移,健全干部理论培训和党性教育制度,对有情况反映的干部及时谈话提醒,多做提提领子、扯扯袖子的工作,让干部“少生病”“不生病”,同时,对一些干部的不良习气,坚持将纪律挺前面,该打预防针的打预防针,该治病的治病,也能让干部达到去疾祛病,强身健体的目的。只有让“既要干事、又要干净”思想观念在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,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真正营造起来,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“带病提拔”。从基层到中央,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已经成为治党管党的利器。各级纪检部门坚持纪严于法、纪在法前、纪法分开,从重点盯违法向盯违纪转变,在破纪之初就给予当头棒喝。精准施治,以问题为导向,宽严有度,严格执纪。运用“四种形态”时,对对抗组织审查、思想顽固的个别干部,予以加重处分;对能思想认识到位、主动说清问题、改正错误、迷途知返的同志,依规依纪给予从轻处理。“四种形态”摒弃了要么是“好同志”、要么是“阶下囚”的二元思维定势,科学区分了党员干部违纪犯错的不同情形和程度,既不纵容小节、也不放过大错,既不养痈遗患、也不一棍子打死,是对症下药、治病救人的四剂良方。精准施治,以制度为抓手,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。实践好“四种形态”,要紧紧扭住“常态”不放,牢牢抓住“制度”抓手。例如:广州市白云区纪委一年多来针对各种可能违规违纪的问题,陆续制定和下发了《关于规范农村基层组织举办传统民俗活动的指导意见》《关于严格落实中央“八项规定”,严禁以组织新兵跟踪教育名义外出变相公款旅游的通知》《关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监督工作的通知》等多份文件。为把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推进制度化,贵州省委下发了《关于深入落实“两个责任”、推进干部约谈常态化的指导意见》,之后省纪委发出了《关于认识落实〈指导意见〉推进干部约谈常态化的通知》。以制度为抓手,真正实现了“在实践时,既要注重顶层设计,突出问题导向,又要鼓励基层结合实际、探索创新”。(张学迁)